人生理想

在故事的一开始,我想说“人各有志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。千万不要把别人的理想当成是自己的。”



记得初中时班主任问我这辈子最想干什么,我说我想当鲁宾逊。她当时以为我疯了(事后暗示我父母,说我有精神病)。

事实上,就目前来讲,如果鲁宾逊独自拥有一个小岛,一间别墅,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。不知道他可以过得有多么舒适!


我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表达其他什么东西。我只是想说,对于未来,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,这种愿景往往在人们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。

有人将这种东西称为“美梦”,他们还戏称这种现象为“年轻人爱做梦”。

我觉得还OK。年轻人就是应该多做梦,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。为了实现梦想,你做的尝试越多,你离实现它就越近。但如果你不想去实现它,那它最多是一种“妄想”,是一种虚幻的东西,你想了它一次,不会再想第二次。



故事再回到我,有了“成为鲁宾逊”这个念想,我到底做了什么去实现它?

1. 更加的独立,认为我只要变得更强,更加地不依赖别人,就能成为“鲁宾逊”。

2. 变得更加的爱学习,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,从而达到“鲁宾逊的境界“。(因为我觉得,如果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,鲁宾逊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荒野求生训练) (这里的“学习”更加地偏向于“自学“,自主学习。没有人逼你,是你自己要学习。)

3. 虽然不想和别人讲话,但是仍然摆脱不了“自然交流的欲望”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开始“自己跟自己讲话”。(“自己跟自己讲话“表现在: 1. 更喜欢写文章、日记、twitter、说说。 2. 更喜欢一个人录视频(YouTube),假装对面有人在听我讲话。)

4. 隔离。我不能找到一个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岛。(至少在中国,土地国有制,我没有办法让一个小岛属于我。)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自己宅在家里。这样就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,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宁静。(我甚至倾向于白天睡觉,晚上工作,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绝对的安静。) 宅在家里可是没有办法生存的,要生存我还得学会远程办公。(这也是促使你看到我这篇文章的原因。We are the same people.)

5. 勤奋。处于一个人的小岛,懒惰可是会饿死的。



最终目标:
1. Work for freedom.
2. Stay in a lab for my lifetime.
or
2. Stay at home for my lifetime.
or
2. Half of the time work, Half of the time still work but stay at my home.